核心提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别强调,“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没有改变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改变的是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改变的是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
引 言
通常在一年岁尾如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中国年度规格最高的经济决策会议,给新一年经济工作定基调、明取向、部署重点。与往年有着明显不同的是,2014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富有“新意”:一是会议公报有诸多“新表述”;二是以经济新常态为基础和主线,全面概括了经济新常态的科学内涵,深刻分析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明确了今后的目标和任务;三是不仅为2015年经济政策“定调”,而且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第二年的首场改革动员会。明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年,也是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对经济全面而清醒的认识,意义重大。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一、正确认识新常态
(一)新常态的提出、发展及其重要意义
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提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这一重要表述,是中央领导首次以“新常态”描述中国经济,体现了一种“新常态思维”,引起了各方高度关注和广泛认同。
今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系统阐述了新常态。指出新常态有几个主要特点:“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以及“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12月5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也提出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这是中央首次在政治局会议层面提出新常态。此次召开的中央经济会议,是对APEC会议上习总书记关于增速、结构和动力的阐述的进一步的深化和系统化,是决策层对新常态最为完整和系统的解读,揭示了经济减速、结构转变和动力转换的根本原因,揭示了战略机遇期具体内涵的新的阶段性特征。
新常态的提出,对于建立和发展中国特色发展经济学,丰富和发展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周期、宏观调控、战略机遇期等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于指导我国现阶段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二)认识新常态,要树立“新常态思维”
要正确认识和深入理解经济新常态,需要我们树立科学的新常态思维。
所谓“新常态思维”,是一种典型的时空思维。时空思维是思维主体按照时空特性对事物进行思考的一种思维。其中时间思维,是指受时间因素制约的一种思维,它是主观思维对客观事物及其时间存在和特征的反映,是受客观事物及其时间特征制约的一种思维形式;空间思维,是指受空间因素制约的一种思维形式,它是主观思维对客观活动和空间特征及其客观事物空间存在的反映;时一一空思维,是指时空统一的思维形式,反映物质存在状态的并存序列和交替序列。
“新常态思维”首先是“新”,它体现的是一种时间思维,即与时俱进,把握目前经济发展的新进展和阶段性特征,不能再用“起飞”阶段早期和中期的惯性思维去看经济增长速度,而是要注重经济增长质量和转型升级;其次是“常”,它体现的是一种时一一空思维,即综合时空要素把握经济发展阶段的规律性,“常”中有道,“常”是规律性的表现;再次是“态”,它体现的是一种空间思维,即从空间角度具体考察经济发展的态象和态势。
(三)认识新常态,要理解经济发展的九大趋势或“九大特征”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九大特征:(1)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2)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3)我国低成本比较优势发生了转化,高水平引进来、大规模走出去正在同步发生;(4)新兴产业、服务业、小微企业作用更凸显,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将成产业组织新特征;(5)人口老龄化日趋发展,农业富余人口减少,要素规模驱动力减弱,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6)市场竞争逐步转向质量型、差异化为主的竞争;(7)环境承载能力已达到或接近上限,必须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8)经济风险总体可控,但化解以高杠杆和泡沫化为主要特征的各类风险将持续一段时间;(9)既要全面化解产能过剩,也要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探索未来产业发展方向。
以上9个方面所阐述的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内涵,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1)前3个方面都是从需求的角度进行分析:一是分析消费需求的新变化,从模仿型排浪式消费到个性化消费。意味着传统“三驾马车”中,投资和外贸将相对有限,消费将显示更大作用。所谓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的结束,则意味着依靠房地产、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的发展进入尾声;个性化消费则主要是指互联网的快速崛起,为消费个性化、多元化提供了可能。二是分析投资需求的新变化,新的投资机会将大量涌现。传统投资仍需托底,但创新投融资方式以支持新兴投资至关重要。三是分析外需的变化,低成本优势发生转变,需转向“高水平引进来”和“大规模走出去”战略。“走出去”成为重要战略,与“一带一路”战略相呼应。未来可考虑大举投资亚非拉等地基础设施,支持中国相对先进的过剩产能走出去,对于化解国内过剩产能为主权财富以及对外债权、实现中国经济转型不失为可行之路。(2)第4和第5都是从生产的角度进行分析:四是分析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的新变化:传统产业从供给不足到供给过剩,未来需优化升级、兼并重组。新兴产业、服务业、小微企业作用更加凸显,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将成为产业组织新特征。五是分析生产要素的新变化:人口数量红利消失,人力成本趋升,需转向人力资本以及技术创新驱动。(3)第6是分析市场竞争的新变化:建立统一的全国市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过去主要是数量扩张和价格竞争,现在正逐步转向质量型、差异化为主的竞争。(4)第7和第8分别分析约束和风险:七是分析资源环境约束的新变化: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发展绿色循环经济。必须尽快摆脱对旧模式的依赖,把PM2.5难降下来,逐渐消除“雾霾”笼罩,还蓝天白云。八是分析经济风险的积累和化解:风险总体可控,但将持续化解以高杠杆和泡沫化为主要特征的各类风险。(5)最后,第9分析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的新变化:从全面调控刺激到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通过市场选择确定产业发展方向。
(四)认识新常态,要弄清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四大转变”
从上述趋势性变化和特征可以推出“四大转变”的结论:(1)经济增长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2)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3)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与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4)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正确认识新常态,必须把握好这“四大转变”。
二、主动适应新常态
不仅要正确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更要积极主动地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面对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观念上要适应,认识上要到位,方法上要对路,工作上要得力。”
(一)适应新常态,就要进一步增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在观念和认识上,首先要理解“新”与“旧”、“变”与“不变”的关系,把握好发展就是扬弃的辩证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别强调,“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没有改变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改变的是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改变的是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 要“努力做到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我们一方面要抛弃旧的片面强调增长速度、过度依赖投资拉动和资源消耗的方式方法,另一方面也不能将“新常态”与过去割裂,完全否定过去几十年形成的经济发展总体思路、物质基础和经验办法,而是要坚持重要战略机遇期和基本面总体向好的判断,探索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变化了的内涵和条件,改变经济发展的方式和结构。对此必须深化理解、统一认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认识和判断上来,增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适应新常态,就要努力做到“八个更加”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八个更加”,即要更加注重满足人民群众需要,更加注重市场和消费心理分析,更加注重引导社会预期,更加注重加强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更加注重发挥企业家才能,更加注重加强教育和提升人力资本素质,更加注重建设生态文明,更加注重科技进步和全面创新。这“八个更加”中有许多在党的文件中是第一次提出。这是判断我们认识是否到位的基本标准,也是我们适应经济新常态的重要基础。
“八个更加”特别强调了三个关键词:一是需求,“更加注重满足人民群众需要,更加注重市场和消费心理分析,更加注重引导社会预期”,都是讲需求。实际上,从经济学角度看,需求是经济发展的第一拉动力。二是创新,“更加注重发挥企业家才能,更加注重加强教育和提升人力资本素质”,“更加注重科技进步和全面创新”,都是讲创新。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和第一推动力。三是保护,“更加注重加强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更加注重建设生态文明”,都是为需求和创新提供保护,提供好的环境和条件。“保护”中,暗含了提供保障、深化改革和制度建设之意。
(三)适应新常态,就要有对路的方法和得力的工作
1.对路的方法和得力的工作就是要依靠加快推进改革开放。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继续提出,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过深水区”,加快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要围绕解决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推进改革,推出既具有年度特点、又有利于长远制度安排的改革举措,也要使改革的举措有效转化成发展动力。同时,要立足基本国情,毫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合理确定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坚持不懈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升级。
2.对路的方法和得力的工作就是要把握经济运行中的各种平衡。面对对外开放出现的新特点,要更加积极地促进内需和外需平衡、进口和出口平衡、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平衡。
3.对路的方法和得力的工作就是要提高领导经济工作的法治化和专业化。会议提出,全党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历史阶段,领导经济工作的观念、体制、方式方法需要与时俱进,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法治化水平和增强党领导经济工作专业化能力。
三、积极引领新常态
(一)引领新常态,就要用新常态思维去看2015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
1.2015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15年经济工作提出了总体要求和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明确了“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狠抓改革攻坚,突出创新驱动,强化风险防控,加强民生保障,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工作方针。
2.2015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
在“新常态”共识上,会议提出了明年经济工作的五大主要任务,包括:努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积极发现培育新增长点;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
从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充分体现了中央“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思路,而这些的构成和顺序又体现了明年经济工作的重点和次重点安排。
(二)引领新常态,就是要坚持发展、主动作为,把稳增长作为明年第一要务,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1.稳增长是第一要务。
在2015年经济工作的五大任务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努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明年的首要经济任务无疑预示着当前中国经济所面临的最大课题。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今年三季度中国GDP(国内生产总值)同比(比上年同期)增速为7.3%,这一数据也一度使得外界对于中国经济能否达到年初设定的7.5%左右的增速目标,产生疑虑。随着四季度大量基建设施项目的批复,以及降息等货币宽松政策的出台,分析人士普遍认为,中国经济2014年增速7.5%左右的目标可以实现,但2015年依然面临着经济下行的压力。
2.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如何稳增长?会议提出了“关键是保持稳增长和调结构之间平衡”,强调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有力度,货币政策要更加注重松紧适度。”这些都明确了未来政策实施方向中的重点。
针对当前经济运行的情况,财政政策要一马当先,在引导投资的同时支持消费。当前,中国财政状况,尤其是中央财政状况,无论与美欧还是日本相比都比较好,财政赤字占GDP仅2%。在经济下行压力大、货币政策不宜大规模刺激和宽松的时候,更有力度的财政政策产生的副作用相对更小。财政政策“要有力度”将体现在2015年赤字目标的扩大、财政支出规模的增加和节奏的加快等多个方面。事实上,今年以来的财政政策大部分时间表现得比较稳健,这大概也是受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的影响。日前,2015年的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已经提前两个月开始下达,这似乎已经预示了明年财政政策更有力度的姿态。
3.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于明年货币政策基调的论述“有旧有新”。不变的是“稳健的货币政策”被再次强调,但此次出现的新表述——货币政策要更加注重松紧适度。如何理解“松紧适度”?业内普遍认为,这意味着明年货币政策基调将更为积极,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货币政策或将进一步加大宽松力度。也因此,不少分析师认为,明年央行实施降准、降息的可能性将进一步加码。
(三)引领新常态,就是要加快推进改革开放,敢硬骨头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推进改革开放。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过深水区,加快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要围绕解决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推进改革,推出既具有年度特点、又有利于长远制度安排的改革举措,继续抓好各项改革方案制定。也就是说,2015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将有更实质推进,一定会啃硬骨头、涉险滩、过深水区。2015年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加快行政审批、投资、价格、垄断行业、特许经营、政府购买服务、资本市场、民营银行准入、对外投资等领域改革。在这些领域,有关部门已经有所动作。11月2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12月4日,财政部、发改委同日发布3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文件,包括财政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操作指南(试行)》、30个PPP示范项目清单以及国家发改委《关于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指导意见》,也拉开了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的大幕。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围绕解决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推进改革,推出既具有年度特点、又有利于长远制度安排的改革举措,继续抓好各项改革方案制定。”这意味着,“改革”不但是迎接2015年的关键词,而且是“重要”甚至“重大”的任务。
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领域在于金融和财税两大领域,因此这两领域改革的顶层设计方案,应该会在2015年有更实质性动作。
实际上,全面深化改革从2014年的准备期进入2015年的攻坚期,今年中央深改小组第七次会议审议的国企、财税、金融、社保、土地、司法等一系列改革方案,都有望在2015年得以逐步实施。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提出,“要尊重和发挥地方、基层、群众首创精神,从实践中寻找最佳方案。”这意味着地方“试点式”的改革,也是改革突破的一条重要途径,类似上海自贸区的成功经验会被尽快复制推广。
(四)引领新常态,就是要抓住和发掘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新动力,培育新的增长点
要正确引领新常态,需要在新一轮的经济博弈下抓住和发掘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新动力,培育新的增长点。
1.发掘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新动力
关于经济发展新动力,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狠抓改革攻坚,突出创新驱动”。根据笔者的理解和体会,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在于创新,在于全面的产业创新、消费创新和区域创新,特别是要重视向科技创新和信息化要动力。
一是要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动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具有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等特点。经过近几年投入力度加大和政策措施扶持,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初步夯实了发展基础,开始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切实把经济工作的着力点放到转方式调结构上来,逐步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的支撑作用。
二是要向大力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要动力。近几年来,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越来越大。这既是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必然现象,也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积极主动转方式调结构的结果。2015年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将达到48%左右,对稳定增长和增加就业的支撑作用将进一步提高。预计未来5年服务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还将继续上升,到2020年将达55%左右,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
三是要向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要动力。虽然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下降,但其仍然是拉动经济增长中坚力量。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着力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根据对工业细分行业的利润、增加值和固定资产投资数据有关研究结果,可以发现以下行业的增长高于全行业平均值,预计其将继续成为未来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行业。包括:食品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以及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居民消费从吃饭、穿衣向居住、出行、文教、娱乐升级,涉及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家具制造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汽车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文教、印刷和记录媒介的复制业;医药制造业、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非金属矿采选业等。
四是要向消费创新和消费热点要动力。中央关于经济新常态9个趋势的论述将消费需求置于首位,打破了以往投资为首的惯例,是很有意义的。在促进“三驾马车”更均衡地拉动增长的前提下,这意味着明年消费对经济拉动作用将进一步提升。据分析,2015年,消费对增长的贡献率将达到50%左右,消费热点会轮动延续。因此,应从改善13亿多中国人物质和精神生活中寻找、发掘和引导、培育新的经济动力。应积极营造有利于大众创业、市场主体创新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以民生作为着眼点寻找经济发展新动力,围绕吃穿住行提供安全有机、绿色环保的食品、药品、纺织、服装、住宅、房地产、智慧城市建设、家用电器、通信器材、汽车等等,有着十分广阔的前景。
五是要向区域创新发展要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渐形成了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的区域发展格局。在这个大格局下,2008年以来,受经济发展阶段和国内外经济环境影响,中西部地区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显现,越来越成为区域增长的重要动力。2015年,在继续实施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同时,随着中央“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实施和区域政策的完善,特别是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这对于通过改革创新打破地区封锁和利益藩篱、全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必将促进各地区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释放出强劲的发展动力。
六是要特别重视向科技创新和信息化要动力。以新能源革命、新一代移动互联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初现端倪,低成本化、智能化和信息化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值得指出的是,(1)从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看,科技创新是原动力,由于科技创新进而带来产业、消费、组织形式、管理方式等经济、社会、政治等多方面的变化。但是,科技创新需要转化成现实的经济创新,需要企业家掌握科技创新成果、把握市场创新机会、进行产品创新、组织创新和管理创新。因此,创新驱动的根本在于科技创新。(2)从现代化一般规律看,经济现代化是整个现代化的基础和物质保障,经济现代化又可划分为工业化和信息化两个先后继起的阶段。在当代,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发达国家是先工业化再信息化,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的不同阶段就不得不接受信息化的挑战,不得不将工业化和信息化相结合进行。但无论现代化水平和进程如何,信息化作为当代经济现代化的主体、枢纽和平台,不可避免地摆到了世界各国面前。在信息化时代,信息化代表了最先进的生产力,工业化需要信息化引领,城镇化和国际化作为现代化的空间表现形式也必须以信息化作为枢纽和平台,农业现代化也需要同信息化相融合,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也需要信息化的支撑保障和引领。因此,要把握信息化的历史定位和机遇,采取得力措施,大力促进和实现“四化融合”(信息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以及同国家治理现代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协调发展。
最有可能在短期内发力的经济增长点是公共消费型固定资产投资,这类投资包括高铁、地铁、城市基础建设、防灾抗灾能力、农村的垃圾和水处理、空气质量的改善、公共保障性住房的建设等。这类投资是当前中国百姓最需要的,最能够直接提升百姓未来幸福感,而且很大程度上可以拉动经济增长。
应通过开放市场、鼓励创业的方式,让民间资本自由探索下一步新的增长点与增长源泉。近年来,民间资本已经在发现和培育新的增长点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一点在互联网消费方面也得到了直观的体现。数据显示,今年11月11日,阿里双十一全天交易额已经达到了571亿元,创下历史新高,创造了世界电商购物的奇迹。在未来我国消费市场潜力巨大、但同时我国消费率仍然偏低的情况下,鼓励、培育以网络购物为代表的新兴消费热点对于促进消费,培育新的增长点有着重要意义。同时,由于在电商平台上经营网店门槛低等特点,以“开网店”作为创业起点、做着电商“淘金梦”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6月,电子商务服务企业直接从业人员超过250万人,目前由电子商务间接带动的就业人数已超过1720万人。
2.培育新常态下的新增长点
把握新常态、认识新动力,落到实处还在于培育新增长点。经济工作会议认为,“我国存在大量新的增长点,潜力巨大”,明确提出明年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积极发现培育新增长点”。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哪里、如何发现和培育?会议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一是市场要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主要靠市场发现和培育新的增长点。这就是说,要以市场为导向,在市场决定资源配置过程中,瞄准各类市场需求做文章。这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是一脉相承的。因此,要大力培育和完善市场体系,营造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要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
二是创新要实,推动全面创新,更多靠产业化的创新来培育和形成新的增长点,创新必须落实到创造新的增长点上,把创新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这里着重体现了“实”、“全”、“点”三个要求:所谓“实”,就是要把创新活动落到实处,主要是产业创新、产品创新,不能仅仅停留在科技创新和战略创新上;所谓“全”就是指“全面创新”,不仅包括科技创新、经济创新,还应包括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所谓“点”,就是指“更多靠产业化的创新来培育和形成新的增长点,创新必须落实到创造新的增长点上”,这个“点”就是切入点、就是平台和抓手。
三是政策要宽,营造有利于大众创业、市场主体创新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政府要加快转变职能,创造更好市场竞争环境,培育市场化的创新机制,在保护产权、维护公平、改善金融支持、强化激励机制、集聚优秀人才等方面积极作为。也就是说,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为培育新增长点创造更加宽松和良好的政策环境、制度环境和市场竞争环境。这也体现出中央对新常态下发掘、释放新动力、发现培育新增长点、确保经济中高位增长的高度关注以及决心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