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区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把“引导现代都市农业规模扩张、品牌提升”,“推动打造现代农业片区”作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抓手。这是通州区委准确把握现代化科学内涵和发展规律、着眼加快农业现代化而作出的重大举措,对“加快现代化,建设新通州”具有重要而现实的意义。
一、通州发展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的制约因素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加快城乡统筹为导向、促进农民增收为根本,大力实施农业“接二连三”工程,积极推动农业产业规模扩张、链条延伸、科技创新、市场增容、品牌提升,着力构建产业特色明显、生态优美、农民富裕,具有通州特色的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新格局。全区高效农业面积达58万亩,高效农业面积占比近55%;建有49个现代农业产业园,景瑞现代农业产业园被评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农产品“三品”认证累计达159个,认证面积达86万亩,占耕地面积的81%。但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通州发展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也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必须认真加以解决。
1、基础要素制约。一是土地资源紧缺。随着通州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加快,耕地面积减少明显。据统计资料反映,通州耕地面积2001年为121.62万亩, 2010年减少到105.37万亩,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85亩。同时,由于农村道路、沟塘、住房布局分散,土地承包经营体制下的农户分散经营,有限的耕地难以连片规模经营,土地流转难度加大,土地开发成本较高,给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的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带来一定困难。二是基础设施滞后。多年来对小型农田基础设施投入相对不足,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与新农村建设、农业持续增产增收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如据资料反映,全区3436座固定泵站中,大部分修建年代较久,建造在一、二级河道上的仅占10.29 %,每逢农田用水高峰期,灌溉水源难以保证,灌溉水渠近一半仍为土渠, 灌溉水渗漏损失严重。三是环境污染较重。南部地区印染、钢丝绳、玻璃制造等企业排放的“三废”挑战着环境容量,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同时,为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化肥、农药的施用量较大。据资料反映,2010年通州平均每公顷耕地施用化肥374.4千克、施用农药达22.5千克,化肥施用量是国际公认安全上限的1.66倍,但化肥、农药利用率仅为30%~40%,其余流入环境造成污染。同时,相当一部分农村生活垃圾未经严格处置就随地排放,污染空气和水体,直接影响农村生态环境质量。
2、资金投入制约。一是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相对不足。从纵向看,近年来财政支农资金投入虽不断增长,但其增长幅度低于财政收入增长幅度,特别是受地方财力制约,农业投入主要依赖中央和省级财政支农资金,与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的资金需求还不相适应。从横向看,我区直接用于农业发展的资金投入与周边县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如2010年区级财政用于高效设施农业补助资金预算为1600万元,而同期海门、如皋高效设施农业补助资金达3000万元。二是财政支农资金结构不尽合理。据资料显示,2009年通州11个镇的财政支农资金中,用于农村道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占76.7%,而用于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投入仅为0.46%,影响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制约了农业产业持续发展。三是农业资金投入渠道相对单一。由于农资价格连续多年上涨,但粮食增产和农产品价格上涨的空间又相对有限,国家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往往被农资价格上涨所抵冲,惠农补贴对促进农民增收的作用不明显,影响了农民扩大再生产的热情和能力。同时,受制于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风险较大、投资周期较长等因素的制约,民间资本、社会资金对农业投资存在顾忌心理,尚未形成多元、长效的农业投入机制。
3、农业科技制约。一是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有待提升。通州目前设有农科所、作栽站、土肥站、植保站、兽医站等农业科研推广机构,但大多仍从事传统农产品、大宗农作物的研究推广,研究推广的新品种、新技术不多,尤其是在生态农业技术、农产品加工流通技术、信息农业技术等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较弱。二是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有待完善。从区级层面看,农业科技推广机构运转基本正常,但从镇级层面看,经过多轮机构改革,镇农业服务中心有编制、有岗位、无人员的现象仍然存在,村级农技员队伍建设普遍滞后,导致在实际农业生产中大多数农民得不到有效的技术指导和服务,对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先进生产技术的掌握则更为有限。三是农业技术人员结构有待调整。据通州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资料显示,全区共有农业技术人员4560人,其中高、中、初级农业技术人员分别为82人、835人和3643人,中高级农业技术人员仅占20.1%,同时还存在着年龄老化、知识老化等问题,这与通州大力发展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要求相差较大。
4、人才资源制约。一是农民文化素质不高。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需要大量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而现阶段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的比较优势尚未充分显现,影响着人才创业、就业的选择,更缺乏对高素质人才的吸引力。据通州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资料显示,2006年通州农业从业人员共有28.18万人,其中文盲占8.5%、小学文化程度占53.8%、初中文化程度占33.4%,高中文化程度占4.1%,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仅占0.2%。农民文化水平偏低、对农业科技的接受能力不强,导致那些有利于保护资源、培肥地力、减少环境污染的新技术和新方法难以在农业生产中得到推广和运用。二是农村人才流失严重。农村青壮劳动力正加速向非农产业转移,导致农业就业劳动力逐步老龄化,接受新技术、新事物的意识不够、能力不强,有知识、有技能、有体力的农村实用人才非常缺乏。据资料显示,我区农业从业人员中 30岁以下、31-40岁、41-50岁、51岁以上分别占3.7%、 10.5%、 21.0%、 64.8%,50岁以上人员比例高于全市平均水平4个百分点。农村实用人才的大量流失制约了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的发展潜力。
二、通州发展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的对策建议
1、加强基础建设,为发展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提供物质条件。一是强化集聚集约经营。切实按照片区发展的理念,紧密结合《南通市通州区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发展规划》总体要求,以台创园通州高效农业核心区为龙头,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布局,建设一批优势、特色都市生态型农业产业带。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通过土地出租、转包、转让、互换等方式,大力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积极探索土地股份合作、土地承包预留转机制等土地流转新模式,将农户分散经营的土地集聚起来,向现代农业园区、重点农业项目、龙头企业、种养大户集中,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二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抓住国家继续大幅增加“三农”投入,特别是大兴农田水利的重要机遇,紧密结合我区实际,采取以奖代补、民办公助等多种形式,把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基本农田整理、万顷良田工程、节水灌溉体系建设等结合起来,加大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进一步改善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发展的条件。三是强化生态环境整治。以创建国家生态区为契机,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提高环保准入门槛,鼓励工业企业开展清洁生产,控制农村工业污染。通过农业科技普及、财政资金支持等措施,积极推广种养结合、循环利用的生产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不断深化“四位一体”长效管理,引导农民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风尚,为发展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营造良好生态环境。
2、拓宽投入渠道,为发展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提供资金扶持。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合理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规模农业、设施农业奖励扶持力度,不断提高财政对农业生产投入的比重。用足用好上级强农惠农政策,加大“跑部跑省”力度,争取更多的涉农项目和资金。同时,扎口管理各级各类财政支农资金,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二是加大信贷投入力度。加快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和以服务农村为主的村镇中小银行,且吸收的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农业农村发展。支持金融机构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大力发展小额信贷和微型金融服务,同时鼓励担保机构开展涉农担保业务。探索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的范围,化解农业经营风险。三是加大“三资”投入力度。通过制定各种信贷、税收、用地、用电等优惠政策措施,创新机制,吸引社会上的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外来资本投资农业项目,兴办农业企业。鼓励区内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积极创造条件,争取上市融资或债券融资,逐步构建起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农业投融资体制。
3、强化农技创新,为发展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提供科技支撑。一是加强农技研究开发。区级科研机构要充分发挥农业科技研发的主体作用,加强与农业科研院校的交流合作,围绕主导产业、特色产业着力研发一批节约、高效、安全、生态的新技术。特别是要加强良种培育、农业节水、绿色种养、精细加工、储运保鲜、精准作业与管理信息、疫病防控、防灾减灾等领域技术的创新研究,不断提高农业智能化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的水平。二是加强农技推广应用。积极实施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三新”工程,大力促进产学研、农科教结合,推动科研院所同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合作,努力实现科技创新与农业生产经营的无缝对接,切实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促进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不断深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政策,尽快形成一个以区、镇、村农技推广机构为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科研院所、教学单位、涉农企业等机构广泛参与的新型农技推广体系。三是加强产品质量建设。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健全落实农产品生产档案、用药登记等规章制度,引导农民科学施用化肥、农药,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作物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积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加强农产品的“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实行农产品质量全程监管,打造通州农产品生态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
4、培养新型农民,为发展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提供智力支持。一是抓好培训。在培训对象上,重点加强对农村合作组织带头人、农民经纪人、种养大户、返乡农民工、村干部的生产技术培训,强化市场意识、法律意识、合作意识,不断提高农民的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能力。在培训模式上,大力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新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农村职业教育工程,加强与涉农高校、培训机构、农业产业基地的合作,采取分级分类的形式,加快培育与发展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相适应的职业农民。二是抓好引进。以龙头企业、科研机构和产业化基地为载体,以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为重要手段,用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发展前景吸引高素质经营管理人才、技术人才,以多种形式参与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开发建设。健全农业科技人才资源合理配置的激励竞争机制,创造人才充分发挥才智的良好环境。三是抓好扶持。着力健全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农民社会保障水平,激发农民投资农业、发展生产的积极性。鼓励涉农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在外打工年轻人返乡参与建设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优化提升农民结构。
5、健全服务体系,为发展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提供组织保证。一是健全基层农业服务体系。根据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要求和农业生产的特点、支柱产业的发展需要,突出重点、定向定点科学设置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农业公共服务机构,配置专业技术服务人员,着力增强农业生产服务功能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二是健全农业信息服务体系。运用现代信息通讯技术,重点建设农业基础数据统计分析系统、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农村土地流转管理与服务信息平台系统、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网络服务平台系统、农业自然灾害预警系统、农产品价格应急预警及监测系统,提升农业信息服务水平,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三是健全市场流通服务体系。加强农产品营销企业和队伍建设,发展壮大农产品“经纪人”队伍。积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向产前、产后环节延伸,实行产销一体化发展。依托通州区位优势,根据优势特色产业布局,加快构建区域性农产品市场+区级骨干农产品市场+镇级产地市场+基地田头市场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同时,大力发展连锁配送、专卖直供、网上销售等现代流通业态,提高农产品流通率。
6、创新体制机制,为发展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提供制度保障。一是完善农业发展保护制度。继续落实“少取、多予、放活”的方针:少取,农业税减免后,少取的主力点应放在对“费”的规范和缩减;多予,应增加对农村水利、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和公共产品投入力度,拓展农业直补范围,大幅提高农业补贴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放活,要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建立有效、灵活、合理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培育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支持发展多种农业经济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增强农民在农产品产销等方面的话语权。二是完善农村综合管理体制。要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逐步完成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精干高效的农村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三是完善农民有序转出机制。建立有效的农民向市民的转化机制,城镇要把外来人口的各项需求纳入城镇建设规划,财政支出和各项公共服务要有效地服务全社会,在农村可积极探索“承包地换社保,宅基地换住房”的以有效保障农民利益为根本的退出机制,为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探索新途径,解决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