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时期通州工业经济转型发展提升整体竞争力的调研与思考

来源:瞿祖平 发布日期: 2012-01-19 浏览次数:

 

“十二五”时期是通州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向后工业化时代挺进的攻坚时期。在这一时期,抢抓重要战略机遇提升工业经济整体竞争力,对推动通州经济转型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通州工业经济转型发展提升整体竞争力,需要摸清产业现有平台,找准立足点
通州将“十二五”工业产业体系重新定位“4+4”,即现代纺织、机械装备、船舶海工、食品加工四大支柱产业和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与物联网、节能环保四大新兴产业。
1 、从产业特色看竞争的基础。特色就是优势,就是竞争力。四大支柱产业特色明显。现代纺织产业,链条体系较完整,集聚度较高。已形成从原料到研发、加工、面料、印染、销售相对完整的产业体系。机械装备产业,科技创新较多,增长较为稳定。主要生产通用机械、农业机械、电气机械、柴油机及配件等产品。船舶海洋工程产业,单体产能较大,规模扩张较快。近几年迅速崛起,产业分布主要位于通州西部沿江地区。食品加工产业,市场知名度较高,创建名牌较多。拥有3只中国名牌产品,形成了以粮油加工、啤酒制造、蔬菜保鲜、糕点制作等为主的产业门类。新兴产业中,新能源产业和电子产业也形成了较为明显的特色优势,科技含量较高,发展速度较快。新能源产业延伸到太阳能、光伏、风电场等领域,年均增长30%以上。电子产业形成了全国最大的特种电容器和电极箔生产基地。可以看出,通州提高工业经济竞争力具备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2 、从产业规模看竞争的起点。现代经济环境下,产业规模决定能争取到行业和区域何种程度的“话语权”。2010年,全区现代纺织产业拥有560家企业,销售收入(规模以上,下同)达423.03亿元;机械装备产业拥有152家企业,销售收入达128.61亿元;船舶海工产业拥有71家企业,销售收入达170.97亿元;食品加工产业拥有24家食品加工企业,销售收入达53.20亿元;新能源产业拥有35家企业,销售收入达77.14亿元;电子信息与物联网产业拥有企业55家(信息与物联网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销售收入达156.59亿元;新材料产业拥有82家企业,销售收入达45.79亿元;节能环保产业拥有企业11家,销售收入达11.40亿元。可以看到,通州工业“4+ 4 产业体系可以进入较高层次的平台参与竞争。
3 、从产业结构看竞争的潜力。提高竞争力不仅要在优势上做文章,更要在劣势上下工夫。现代纺织产业:国内纺织服装业受“用工荒”、原材料价格、人民币汇率等影响,纺织服装企业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大。将原来的家纺服装产业更名为现代纺织,不仅涵盖对传统产业提升之意,且体现引导传统产业向品牌化、高端化、现代化发展的指导思想。机械装备产业:占工业比重偏低,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大多数产品为贴牌生产和零部件加工,拥有自主品牌少,市场占有率不高,需要向整机类和先进装备业方向发展。船舶海工产业:能源和资源消耗较大,大多数企业基本处于劳动力密集型低端,以组装为主,需要逐步掌握核心技术,向高科技核心领域延伸。食品加工产业:受地域限制和原料价格波动影响较明显,需扩大市场份额,以创新求特色、以特色求发展。新兴产业: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电子信息与物联网等产业在业内尚处于“配角”阶段,缺少“拳头”产品,需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动向,占据未来发展主动权。
二、通州工业经济转型发展提升整体竞争力,需要认清产业发展空间,找准发力点
  方向决定出路,空间决定未来。有多大空间才能有多大作为。找寻通州工业经济的发力点,就要先从自身所处产业链位置、企业市场占比及产品需求前景等来认清产业发展空间。
1 、从产业链条看产业空间,要变低端“跟随”为高端“领跑”。目前,全区大部分企业还集中在贴牌加工、配套生产等低端环节,利润空间较有限,面临的资源瓶颈日趋明显,只有促进产业链的提升和整合,才能有效突破要素制约,占得发展先机。桑夏太阳能由太阳能热水器制造发展到太阳能集热工程,产品研发已延伸到太阳能家电领域,并尝试融入物联网建设,与南通大学合作开发的“智能化家用太阳能热水器”和“基于internet/GSM的太阳能集热远程监控系统”项目技术填补国内空白,将带动太阳能热利用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具显著的经济效益和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十二五”期间,通州企业应当立足于所处产业链条现有环节,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以世界500强和业内国际一流企业为目标和合作对象,向研发设计、销售服务等产业高端和高附加值环节不断攀升,才能争得长足、优态的升级发展。
2 、从市场占比看产业空间,要变“守株待兔”为“骑马找马”。产业的市场空间是产业运行和发展所必须掌握并加以分析的重要因素。全区诸多产业中,有的行业已呈饱和状态,有的行业发展正当其时。从银河面粉了解到,全国面粉加工能力(3.5亿吨)远高于国内市场需求(1.15亿吨),行业平均利润率为1.18%,市场空间较为有限。从蛟龙重工了解到,通州船舶海工产业目前主要还是从事常规的造船和船舶配套,在石油、天然气勘探开采等海洋工程装备方面所占比例较小,尤其在核心的动力系统、应用系统等设备制造与开发方面更是少有涉足。船舶海工应当抓住有利时机转型升级,早占据市场高地。因此,“十二五”期间,在产业发展上 “守株待兔”式的恋旧守成绝不是最好的态度,“骑马找更好的马”是应有的抉择。
3 、从需求前景看产业空间,要变被动迎合为主动研创。有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产业发展才会有前景。如我国太阳能产业的前景远大,而光伏业“十二五”规划目标有望比原定计划翻番。通州新能源产业发展已有一个良好开端,面对美好的产业前景更要迅速提质扩张。迎合新的市场需求,就会有力地促进产业和企业转型升级。创斯达每年针对国外市场需求更新品种,打开新市场,新近开发了自行车无极变速器,在人民币汇率下降和原材料等价格上涨的多重压力下,净利润仍保持23%的增速。“十二五”期间,应引导和鼓励企业着眼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和扩大内需战略等,结合自身基础从成熟产业向新兴产业转移,不断投身朝阳市场、研创市场需求,为未来发展赢得后劲和空间。
三、通州工业经济转型发展提升整体竞争力,需要理清产业发展思路,找准有效支撑点
工业经济竞争力内涵丰富。一些因素能够直接影响竞争力的强弱,主要有以下十个方面:市场、人才、技术、资本、品牌、管理、设备、载体、激励、文化。
1 、稳固的市场支撑。对于企业而言,拥有市场便拥有生命。桑夏准确的市场定位和灵活的销售策略,推动其太阳能产品连续多年增速达50%以上,2010年太阳能热水器及集热工程全国保有量位居全国业内第三。大富豪啤酒联手世界第一啤酒品牌喜力及日本三宝乐公司,走中高档产品路线,瞄准经济较为发达的长三角通、苏、盐、泰地区,把本土及周边市场做深做牢,2010年销量突破70万吨。“十二五”期间,如何引导企业占领市场,难点在于准确把握市场变化趋势。一要准确把握市场生命周期。既要在市场低谷中抢占未来高地,又要在市场高潮时预测潮落时机。二要准确把握客户需求变化。实施差别化市场战略,以适销产品和特色品质,通过不断的产品创新与用户实现良性互动。三要准确把握国内外政策影响。积极研究国内外市场政策变化,对相关产业布局、产能作出及时调整。
2 、一流的人才支撑。当今世界,经济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刘佳炎,作为国家首届引才“千人计划”入选者,回家乡通州创办了亚洲最大的ATM机制造公司——创斯达机电,2010年销售额达2.19亿元,增幅119.04%。通达动力,2008年聘请全国第一位电机学博士傅丰礼教授引领企业技术发展,2009年企业晋升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全区已建立一支初具规模、门类较齐全、整体实力较强的人才队伍,拥有国家、省级突出贡献专家10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8人,36人被列为省“333工程”培养对象,4人被列为省“双创”培育计划,建成了6个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个企业院士工作站。“十二五”期间,我们应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竞争之本、转型之要,加快人才布局和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人才创新创业环境,激发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一是大力加强高层次人才建设。扎实推进“510英才计划”,进一步做好国家“千人计划”、省“双创计划”和南通市“江海英才引进计划”推荐申报工作,进一步发挥“中国江苏通州北美招才引智工作站”的作用,引进更多海外高层次人才到通州创业。二是加强各类专门人才建设。着力实施“千名企业创新人才培养工程”。大力培养和造就一支现代化的职业经理人队伍。抓紧选拔、培养和大胆启用一批熟悉市场经济运作规则的年轻优秀管理人才。三是加强高素质技能人才建设。加强重点骨干企业与技术院校进行多种形式的合作培训,积极探索新的培养模式,培养优秀本土技能人才。同时完善优惠政策,吸引外地优秀技能人才。
3 、尖端的技术支撑。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目前,全区拥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6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9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2家,国家重点新产品42个,省级高新技术产品218个,拥有发明专利472件。“十二五”期间,应加快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一是在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上求突破。努力构建一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加速科技创业园、专利交易展示中心等建设,提高技术公共服务、技术成果交易、创新创业融资服务和社会化人才服务“四大平台”建设水平。二是在企业技术创新上求突破。着力实施“百家骨干企业科创引领工程”,重点推动通达动力、宏德机电、蛟龙重工、虹波风电、中联科技、综艺太阳能等技术项目。三是在增强自主开发能力上求突破。稳步提高研发投入GDP占比。加快建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企业技术中心等开发机构。积极推动企业国际产学研合作,迅速跟上国际先进技术水平。
4 、雄厚的资本支撑。资本于企业犹如燃料之于引擎。近年来,区委、区政府把引导金融机构实施金融创新作为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重要举措,把推进企业上市作为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抓手。目前,已有7家企业成功上市,2010年总计募集资金45亿元,另有多家企业正处在上市运作过程中。“十二五”期间,要着力开拓更为广阔的企业融资渠道,寻求更有力的资本支持。一要创新银行信贷手段。要继续结合通州实际引导金融机构加快投融资机制创新,探索类似商标权、专利权质押贷款等创新型贷款举措。二要加大企业上市力度。完善企业上市扶持政策及“上市审批绿色通道”制度,主攻行业主导型、龙头骨干型企业,形成上市梯队。三要拓展债券融资渠道。积极研究国家债券市场政策,提高企业债券融资比例,扩充企业融资渠道。
5 、自主的品牌支撑。品牌是软实力,也是核心竞争力。紫罗兰家纺在业内率先全方位导入CI识别系统,携手国际著名广告公司制作品牌TVC,聘请影星周迅作为品牌形象代言人,迅速将“紫罗兰”培育成中国驰名商标。目前,该公司国内产品销售点达四百多家,特许加盟店遍布全国25个省份,并与意、美、法、东南亚等十多国和地区建立了广泛的合作贸易关系。目前,全区拥有中国名牌5个,江苏名牌32个,中国驰名商标5个,江苏著名商标25个。“十二五”期间,应积极实施品牌战略,切实增强企业“软实力”。一是培育发展自主品牌。引导企业增强品牌意识,与国际品牌合作的同时,加大自创品牌力度,提升自主品牌价值。二是切实加强创牌服务。积极做好国家、省、市三级名牌、名标的申报推荐工作,优先培育、推荐和认定该区重点产业、优势企业驰(著)名品牌,实现品牌强企兴区。三是注重品牌策略研究。推广紫罗兰、宝缦等成功经验,引导更多的企业在品牌的创建、推广上狠下功夫,加大品牌的投入和宣传力度,充分发挥现有“产品品牌”和“企业品牌”的优势效应。
6 、先进的设备支撑。一流设备生产一流产品。江海电容器投入8000万元购进日本、韩国、意大利等国家先进工业控制电容器生产设备,其CDK294型系列产品和铝电解电容器生产线通过中国军用电子元器件质量认证委员会认证,成为全国批量供应军品的三家企业之一,并获得三星、西门子、艾默生等世界著名企业的产品认证和颁发的优秀分供方奖牌。“十二五”期间,应根据企业之间的个体差异采用多样化的设备更新改造方案。一方面要鼓励引进先进设备。建议制订启动“企业生产设备更新计划”,加大对企业设备更新的鼓励和奖补。另一方面要对现有设备注重维护和改造。通过提高自动化程度、扩大和改善设备的工艺性等步骤使改造的设备与生产密切结合,既解决实际问题,又节约设备更换的投资。
7 、精细的管理支撑。在战略方向正确的前提下,细节决定成败。近年来,通达动力引进西门子失效模式分析,将潜在影响交货质量和交货及时率的因素进行评估并改进,在管理计划、工程能力、仓库管理等多方面都得到改善,使产品的及时交付率达94%以上,产品的合格率达100%,赢得了更多的合作。“十二五”期间,要充分重视管理对于企业的重要性,通过精细管理提高直接生产力。一是加快管理思想创新。引导企业在战略管理上完善细节,在生产管理上注重细节,在营销管理上追求细节,在人力资源管理上体现细节。二是加快管理制度创新。扶持企业进行管理流程再造,细分职能与岗位,把每项工作流程化,把每个流程标准化,提高企业运转效率。三是加快管理技术创新。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倍增效应,推进信息技术与现代管理技术的结合,使之渗透于企业开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全过程。
8 、完备的载体支撑。大载体成就大产业。全区的载体建设已拉开框架,需要以大魄力、大气势、大力度加以推进。“十二五”期间,要以最优载体功能“抢最好的牌”。一要让交通更快。全面释放与沪苏锡通的同城效应,以苏通、锡通、崇启、崇海过江通道及沿海、宁启、通如高速为主框架,立体式、全方位构筑江海河联运、水陆空互通的大交通格局;改造建成4E级南通兴东机场,加快腰沙-冷家沙开发,打造上海航运中心北翼组合港,加快东沙 横港沙开发,建设码头、开发港口,同步推进空、海、江三港。二要让功能更全。举全区之力打造“一园三区”主平台。锡通科技产业园以先进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进行“两轮”驱动。开发区推进商务、政务、服务“三配套”,实现集聚、集群、集约“三提高”,加快跨入国家级开发区行列。滨江新区提高沿江地区深度集约开发,推进恒汉化纤、海旺石化等重特大项目,以产业支撑港口,以港口促进产业,以物流配套产业,打造新的千亿级经济片区。滨海新区以临港产业、港口航运、城镇建设、滨海旅游等为重点,促进港口、产业、城镇联动开发,建设沿海重要的大型临港产业基地。各镇产业园应加快单一功能产业园区向综合型新兴产业园区转型,转向产业集聚和产业链构建、拉长。三要让服务更优。整合服务经济发展部门及人才优势,在一园三区和重点镇探索设立服务工作站,为产业发展、项目建设、企业运行提供更加快捷、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促进三产助推二产,以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为目标,着力打造区域性金融服务、交通物流、信息服务、科技创新和商贸流通中心。
9 、有效的激励支撑。对政府来说,能否调动企业发展的积极性,事关转变发展方式长久大计和地方经济发展速度。因此,需要依靠激励来正确地引导企业,保持并发扬其积极性和创造性。“十二五”期间,应以更有效的政策措施激励企业更好更快发展。一是严格落实已有政策。要认真落实好现有相关政策,发挥专项资金引导示范作用,推动企业战略规划、资本扩张、科技创新、品牌创建、技改投入、产业集聚等,切实提高企业竞争力。二是研究完善激励政策。如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收费减免等优惠政策,对于引进高层次人才可给予相关待遇等。三是主动对接上级政策。积极研究国家、省、市级相关激励政策,及时予以对接,努力向上争取,让该区企业能迅速享受各级优惠政策,激发企业转型升级的积极性。
10 、开放的文化支撑。企业也好,区域经济也好,都需要精神的引领、文化的支撑。从企业层面看,不能仅以利润为唯一追求目标,企业还应创造企业文化、提供就业机会、服务社会。桑夏太阳能以“坚持、激情、超越”为企业精神,着力“创世界品牌,建百年桑夏,以产业报国,力求以高新科技产品助人类享受阳光恩赐”,树立起一个太阳能热利用专家和受尊敬的公众企业形象。从社会层面看,一个人人关心企业发展、服务企业发展、尊重纳税人的人文环境和发展氛围,则是区域经济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十二五”期间,一方面要引导企业增强社会责任感,塑造凝聚人心的企业精神。根据自身实际,建设富有特色的企业文化,并将之延伸到社会,使企业的亲和力和影响力互衬并显,使企业在通州转型发展中释放更大的能量。另一方面要全力创建“三创之都”,建树开放争先的社会文化。要弘扬、丰富“三创”精神,使之成为通州干部群众的独特气质、通州跨越发展的强劲动力。要敢为人先,秉承张謇先生“力求精进”思想,以“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的思想风范,引领通州经济社会向更高层次迈进。

(作者系中共通州区委办公室主任)

版权所有:南通市通州区社科联苏ICP备190438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