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区机械装备业升级的调查与思考
机械装备业是一个地区工业化、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作为我区四大支柱产业首位的机械装备业,区“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其升级的总体要求是:构建总量规模大、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发展潜力足、环境污染少、创新能力强、科技含量高的先进制造业体系。揭示机械装备产业的升级势在必行,但升级作为一个产业发展过程的阶段性突破的表现,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课题,本文在调研的基础上提出:练内功、降成本、提效益、强实力是机械装备业升级的重要路径。
依 据
做强是产业现状的内在要求。强可释义为力量大或优越,前者包括能力、作用、效力;后者含有优胜、优良。所以,做强机械装备业就是企业生产能力提高、或效率提升、或产品优良,以确保竞争的有利地位,获取更多效益,积累更多资金。产业升级是指产业结构的改善和产业素质与效率的提高。产业结构的改善表现为产业的协调发展和结构的提升,不断丰富产业链,提高产业的关联度;产业素质和效率的提高,主要体现在产品品质的提升和竞争力提高、效率增强。可见,产业升级的内涵与做强企业呈正相关性,具体表现为做强是升级的基础,升级是做强的体现,这是其一、其二,机械装备产业的现状,迫切要求把现有产业做强。全区现有规模以上机械装备企业(含通用设备制造、专用设备制造、电气机械与器材制造业)90家,占规模以上企业的14.3%,列现有产业的第二位。亿元以上企业35家,占全区的13.6%,据2011年1-6月份的统计数据显示,有7家企业是工业企业销售收入的百强,11家企业进入工业企业纳税百强。行业中的南通冷冻设备有限公司、江苏华宇印涂设备集团有限公司等产品市场占有率(国内)高达70%-80%,被称为“小巨人”企业。表明已有百年发展史的机械装备业,进入新世纪以来发展步伐加快,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整体扩张态势,已成为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支柱产业。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机械装备业整体呈现“低、小、散”的特征。“低”即加工生产低端产品。90家企业中除冷冻设备、华宇印涂、江华机械等企业生产有终端消费类设备外,大部分企业从事通用零部件加工,处于产业链低端,而且是机械装备业的大路货,为大多数企业熟悉和擅长,竞争非常激烈,靠微薄的加工费谋求发展,起伏比较大,依据2011年7月统计数据分析,90家企业1-6月销售总额和纳税总额与2010年同期相比为负增长的企业分别有30家和44家,说明低端加工受制于人,不仅发展不稳,而且盈利能力不强。“小”即企业规模小。90家企业中亿元以内的近2/3,企业规模较小,而且长期从事零部件加工,微利收入致使企业发展的后劲不足,竞争力不强。还因为机械装备行业内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导致产业内大企业不够强,小企业不够精不够专,对通州区经济发展贡献率与其地位不对称。1-6月统计数据显示,作为占全区规模以上企业数排名第二的产业,其纳税销售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均排在八大产业的第五位,小而不强凸显;“散”即企业布局分散。资料表明,90家机械装备企业分布于全区16个镇和开发区。其中,10家以上企业的2个镇,5家以上的5个镇和开发区,2家以上的6个镇,1家的3个镇,基本是全面开花、镇镇布点。尽管这些企业的主要产品从产业链的角度看联系不是非常紧密,产品之间的配套联系不是非常显著,但由于太分散,使本属同一类离散型制造企业,同样具有多品种、小批量、单件加工型企业的横向联系受限,给做强企业带来一定负面影响。另外,在产品销售上多数企业仍然采用推销的方式,凭老客户的关系,尽管有些企业有了电子商务平台,但未能充分挖掘和发挥网络销售作用。在企业管理上有些企业采用现代企业的法人治理模式,但多数企业依然沿袭家族式管理,且处于粗放管理阶段。面对“低、小、散”等现状,企业应着力于产品质量的提升,着力于企业素质的提高,着力于企业内力的增强,唯有如此,才能可持续发展,才能应对环境和市场的变化,才能为产业升级奠定坚实的基础。
做强是产业升级的必要条件。从纵向看,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与之相随的产业不断升级,而不同的历史阶段产业升级的条件不尽相同。现阶段通州区机械装备业升级处于后工业化时期的前半阶段,这与工业化中期不同,工业化中期阶段结构问题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社会经济剩余大为增加,资本积累已达到一定程度,资本投入取代劳动力投入,成为经济发展的第一贡献源。而工业化后期阶段,资本逐渐充裕,剩余农业劳动力转移完毕,工业从基础类重化工业为中心的发展向加工组装类重化工业为中心的转变,工业结构呈现“高加工度化”,技术进步逐步取代资本投入和规模经济,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贡献要素。为顺应因阶段性变化造成产业升级条件的变化,机械装备业必须针对现状,立足提效率、聚能量,在加大资本积累的同时,舍得投入加快对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以充分释放人才对做强企业的作用;从横向看,一方面,我区机械装备业的发展,与东南沿海的珠三角、长三角的其他地区相比,在产业升级方面还受发展时序的影响。我们知道工业化有先发和后发,我区机械装备业整体上属后发地区,与先发地区比,发展起步较迟,发展水平较低,发展阶段落后。因此,在资本和技术上处于依附地位,市场开拓面临更多的障碍,资源和环境等面临更严重的约束,还得接受先发地区主导的对自己不利的游戏规则。当然,实践也告诉我们,有少数后发地区或企业实现了后来者居上,关键在于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创造一切条件,变劣势为优势的过程。可以说,后发的也具有劳动、技术、制度及管理等方面的优势,但它仅是一种潜在的优势,需要在具备一定能力的基础上发挥作用,即由量的不断累积,再到质的变化。另一方面,就我区四大支柱产业而言,机械装备业整体上缺乏自主产品,多为配套加工型企业,可视为“代工”性企业,且表现比较明显,有利的方面是参与一定范围内的产业分工,发挥比较优势促进相关产业的形成。不利的方面在于无法实现自主发展,产业链的高端环节被他人所控制,任何升级的行为都可能遭到强有力的阻碍,一是来自产业链高端的控制者不允许“代工”企业进行节点突破和产业升级,尤其是在利益发生冲突时。二是源于“代工”企业自身能力的缺失,不具备产业升级所需条件,包括研发能力、装备水平、管理能力、盈利能力等,这充分证明产业要升级,首先企业要做强。
做强是产业升级的原动力。我国机械装备业面对市场需求,其产品日益朝着实用、创新、节能、高效、环保等方向发展。我区“十二五”规划提出:机械装备产业“要突出‘高端化、集聚化、特色化’发展方向,以重点领域、重点项目为依托,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主攻高端制造环节,提高自主设计、制造和成套能力,扩大自主装备市场占有率,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提升机械装备制造企业核心竞争力。”以上不仅指明了产业升级的方向,而且明确了产业升级的方法,这与当前社会、企业公认的通过创新、技术改造、品牌(品质)建设、产业链延伸等方法推动产业升级基本一致。调研中我们围绕相关问题走访了企业,首先企业负责人认为创新成为产业升级的关键,创新的内容包括技术、工艺、设备、组织、商业模式、管理、价值链等方面的创新。创新的方法有在引进、消化、吸收基础上的二次创新,在整合资源基础上的集成创新,还有实现真正自主创新的原始创新。鉴于,我区机械装备业总量不大、内力不强、人才缺少的现状,绝大部分企业短期内进行原始创新的条件尚不具备,且限于来图加工,创新局限于某个零部件加工工艺或流程的创新,即便如此所需费用仍十分可观,如一家公司就一个零部件生产工艺的创新周期为一年,有10名以上技术人员参与攻关,研发费用要100万元以上。再说技术改造,包括建厂房、更新设备,生产工艺、流程及管理的完善等,尤其是信息技术的融入是技术改造的关键,因为机械装备业离开信息技术则难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据调查,90家企业中,多数使用数控设备,就数控车床而言,进口一台需40万元左右,国产的15万元左右,有少数企业装备了加工中心,一个中心近400多万元。建立一个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管理平台,按1个模块2.9万元,1个站点9000元计,一般企业大约需支出50万元左右。类似产业升级的方法还有很多,可无论采用哪一种方法都需要投入相当数量的资金,这对一些长期从事多品种、小批量零配件加工的企业而言,受高成本、低效益的困窘,积贫积弱的企业拿什么去创新和进行技术改造等。所以,做强是产业升级的重要出路。
建 议
企业诚信非常重要,要勇于担责;产品质量是企业之本,最好有自己的品牌;花每分钱都要有计划,降低成本;设备要现代化,管理更要精细化;企业负责人的素质很重要,等等。做强企业企业家们如是说。我们从企业的现状和整个行业的层面提出如下建议:
(一)创新企业商业模式,变固化式销售为开放式营销。机械装备企业有两种类型,即装配型企业、加工型企业,我区多数属于加工型企业,由于加工的品种多、批量小,导致设备、工装、量具等使用效率低,时间损耗大,加工过程不连续,产品更换频繁,导致品质不稳定,结果是高成本、低效益。针对这一制约企业做强的原因,我们认为必须向系列化、规模化生产方式转变,而这一转变的关键在于打破现有固化的商业模式。调查资料显示,加工型企业为装配型企业配套生产零部件,产品为点对点供应,虽然有了分工,但两者的业务协作关系依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即形成相对固化的业务圈,使配套加工企业成为一个独立独营被动性的代工者,生产的产品始终囿于多品种、小批量。因此,应尽快构建开放式商业模式。开放式商业模式指运用信息化手段构建一个虚拟化开放式零配件市场,具体一是严格按照产品用途或工艺特征分类,建立分类齐全清晰化的信息平台;二是产品内容图形参数化,信息必须详细;三是将企业较为成熟的产品按要求上传相关参数,并发布供货信息。这样一个开放式零配件市场具有如下作用:一是解决配套加工型企业不能直接将产品拿到市场上去推广的问题,使之生产的产品给用户一个清晰具体化的信息,通过平台寻找更多的潜在客户,使零部件市场化;二是解决装备型企业寻求配套加工型企业的盲目性问题,有针对性的找到最佳配套协作单位,确保供应的产品质优、价廉、快捷。总之,开放式营销模式,给1家加工型企业与多家装配型企业之间搭建一个信息化的桥梁,促进机械装备企业加速产品系列化规模化,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扩大经济效益,实现企业向更好更快更强发展。
(二)转换企业管理方式,变粗放式管理为精细化管理。有学者认为,未来十年中国企业的做强之路--精细化管理。通过调查走访发现机械装备企业之间的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像星维油泵油嘴有限公司,引用日本精益化管理模式在企业内推广,如车间设备定位,在制品摆放都以最短距离来控制物流,想方设法节约产品加工流程时间,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据介绍,2006年以来在产品跌价30%左右的基础上,目前产品毛利率仍达到40%-50%,说明精细化管理给他们带来了丰厚效益,从而保证他们加工的产品不断向关键部件升级。然而机械装备90家企业中,处于粗放式管理阶段,管理基础不牢、不实、不精、不细的为数还不少。据反映,机械装备企业的员工,90%来自当地的农村,受“农耕文化”的影响,使企业员工形成了粗放做事的习惯,长期的个体单干,缺乏集体合作意识,使员工不善于合作,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隐性规则泛滥,使执行力大打折扣;不注重精确计量,小而全、大而全的自给自足的家庭经营模式,导致员工在执行中做不到精、细,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使得市场分工越来越细,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信息技术广泛运用,对处于整个产业链的低端的代工企业来说,想要保持发展的活力,必须比装配型企业想得更周到、做得更细致,才有可能获得优势,并从竞争中胜出。所以,企业必须实施精细化管理,建立“纵到底、横到边,事事有人管、事事有人负责”的岗位标准和操作标准,能够使各项管理活动渗透到每个管理的“缝隙”,使得不同的员工按照各自的标准操作,减少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进而减少损失、提高效益、做强企业。精细化管理水平是一个不断提升的过程,精细化管理的特征是精、细、严;任务是降低成本、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打造产品竞争力;突破口是提升执行力,包括使岗位责任、流程、制度执行到位;管理体系在于执行(工作)指令精细化、执行跟踪精细化、执行纠编精细化。因此,企业在推行精细化管理时,必须统一员工的思想认识,必须明确精细化管理的目标,必须有专门的实施机构,必须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围绕岗位职责、程序管理、制度和督促检查等环节扎实推进、持之以恒。
(三)优化政府服务方式,变强调服务为更有效的服务。尽管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主体而自主经营,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还与政府密切相关,因为政府具有调节和监管的职能。从调查的情况来看,我区机械装备产业要做强,政府应注重以下服务的有效性。营造做强的环境。有些企业主认为,“要控制企业的数量,怕形成无序的恶性竞争”,还有不少企业致力于做精,但不愿意做大(尽管做大与做强有显著的区别,但有质量的做大也是做强的表现),他们认为,“外部环境尤其是市场不规范,如偷税漏税或不按《劳动法》的规定办理职工相关保障等”。以上观点,尽管角度不同,但反映的问题都指向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据此,我们认为,政府在极力保持经济平稳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同时,着力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由规范的市场引导和激励企业家、员工的做强精神,使做强企业成为普遍的、持续的、大量的经济活动。构建做强的条件。这里的条件除人、财、物以外,重要的是产业集聚和培育龙头企业。政府是社会资源配置的重要组织者,也是加快区域产业集聚,促进产业升级的主要推动力。针对机械装备企业分散的状况,根据区委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强化片区理念,优化产业布局的要求,政府必须统筹规划机械装备企业布局,加强产业集聚的规划引导,对存量进行一定的整合,对增量进行科学的配置。例如,以雄邦压铸为发展重点,联合鸿泰科技、鸿图压铸以及产业链上游的鸿劲铝业等压铸企业。同时,对增量即引进或新设与此相关联的企业集聚发展,以增强配套制造能力,降低制造成本、促进要素流动、实现服务和基础设施共享。此外,要重视产业中龙头企业的培育,充分发挥其示范性、导向性和辐射带动性作用,助推相关产业拉长链,拓展机械装备业发展的空间。增加做强的动力。从做强的角度对现有规模以上机械装备企业进行分类,并采取相应的激励性或支持性或扶持性政策和措施。例如,对依靠技术创新的企业,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以激励的形式或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上市,发行企业债券和信托债券,促进机械装备业做强。对依靠技术改造做强的企业,要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继续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银企合作,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对规模较小且竞争力不强的企业,要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通过社会资本入股,财政投入的渠道,扩大资本规模,形成宽覆盖的担保网络。完善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加快组建更多的小额贷款公司,有效缓解这部分企业融资难的矛盾。
(执笔:陈锦昌、张洁云、张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