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通州企业持续创新能力的调查与思考

来源:杨玲 发布日期: 2016-09-02 浏览次数:

 

  近年来,通州始终把创新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工程,取得显著成绩。但创新仍然是我区发展的软肋,我区能否走出一条动力更强、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的发展新路,关键在于企业是否具备持续创新能力,即是否具备足够的发展后劲,能否在竞争中始终保持领先地位。课题从通州打造创新转型示范区的角度阐述企业提升持续创新能力的路径。
  一、通州提升企业持续创新能力具备的基础
  持续创新能力包括资源、技术、产业、体制机制等方面的积累、动态变革以及主动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
  (一)创新资源加快集聚。近年来,通州区始终把抓创新促转型摆在核心位置,协同推进科技创新和转型升级。一是创新资源快速增长。2015年,全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927.96亿元,同比增幅16.07%,占全区规模工业比重为45.61%,产值总量位居南通九县(市、区)第二。全年共组织申报高企55家,获得认定49家,列南通九县(市、区)第一,申报高新技术产品196个,获得认定108个。新引进高层次双创人才53名,新增创新创业项目31个,7个项目列入省双创计划。二是创新载体加快建设。组织召开了全区推进科技创新转型升级大会,制定出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通州行动计划”,并将第一阶段的重点任务进行分解落实。科创大厦投入使用,启动了以南通高新区为主阵地、科技新城为核心引领区、南通家纺城为示范基地的众创空间建设,组织企业参加“通创荟”系列创新活动以及创新大赛等一系列活动,营造创新创业氛围。三是推进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主导产业加速转型。家纺研究院协助家纺城完成家纺产业信息化发展规划等相关工作,省产业研究院纺织丝绸研究所成功落户,使我区成为苏中苏北唯一承载省级产业研究院专业研究所的区域。建筑研究院和海工研究院推动了现代建筑业和船舶海工及智能装备产业加快发展。
  (二)创新举措成果显著。近年来,通州区坚持创新驱动,注重强化工业发展内生动力,加快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四大举措推进全区工业企业技术创新取得重大进展:一是企业技术创新平台大量涌现。全力推进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截止2015年底,全区建成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1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1家,区级企业技术中心30家。二是企业新产品如雨后春笋。2015年列入江苏省重点技术创新导向计划项目67个,4个企业产品列入省重点推广应用的新技术新产品目录(第九批),5个企业的9个产品通过省级新产品新技术鉴定。三是企业创新引领作用日渐突出。江海电容器公司成功创建为2015全国电子信息行业优秀创新企业,2016年3月1日紫罗兰家纺被国家工信部认定为全国工业品牌培育示范企业。四是产业区域品牌建设实现重大突破。2015年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授予通州 “全国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试点地区”,这是我区家纺产业继获得“国家新型工业化家纺产业示范基地”后又一国家级产业名片。今年,我区还将争创全国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示范区。
  (三)特色产业、产业基地凸显创新效应。通州区特色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家纺产业列入国家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试点,40个项目列入省重点技改计划。建筑业施工总产值突破1500亿元,新获鲁班奖3项,其中市民中心工程荣获首个本土鲁班奖,3家企业入选全国民营500强。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汽车零部件、新能源汽车等板块的产业集聚速度不断提高。特色产业的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取得重大进展,家纺电商交易额突破150亿元,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实现出口260万美元,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试点获批,服务业增加值占比提高1.5个百分点。产业基地建设推进了产业集群化发展,提升了特色产业竞争力。在高新区,以甬金科技为重点的不锈钢新材料产业基地建设初见雏形。近年来,全区着力培育一批百亿级产业和企业集群,重点做强精密不锈钢、汽车配件、精密机电三大特色板块,以鸿图、鸿泰、鸿劲、雄邦等铝压铸企业为重点的中国压铸产业基地正全面推进,在鸿图一期、鸿泰一期投产的基础上,鸿图二期、鸿泰二期新开工建设,压铸板块发展后劲持续增强,可形成销售100亿元以上规模。
  (四)创新体系正在形成。通州区在创新驱动转型中,已经初步建立了由政府、大学、科研机构、中介机构、专业服务机构等构成的创新服务体系的支撑。通州区政府超前谋划,2015年以来,通州建成中国创纺e站、创客邦等一批众创空间引领创新创业。近两年新增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创新创业平台29个。近五年来,我区已建立7家省级院士工作站,此外,我区先后与清华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江苏大学、中科院系统等高校院所深入实施校地校企双方合作。目前,拥有自己的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如江苏省(南通)家纺产业研究院、通州建筑研究院、海工研究院,建设创新研发、检测认证、孵化、投融资和公共服务五大平台,集聚各类创新要素和资源,突破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助力产业转型升级。通过构建包括政府、科研机构、大学、中介机构、行业协会等在内的创新体系,有力地促进创新型企业的自主技术创新及其持续创新能力的提升。
  二、阻碍通州企业提升持续创新能力的不利因素
  (一)创新成果的质量不高,技术积累被忽视。近年来,通州取得了众多创新成果,但还存在着创新成果的质量和利用率不高等问题,以专利获批与应用情况为例分析,从企业获批的专利质量来看,原创性的专利中,近三年,全区获批的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的情况分别是:2013年:66项、817项、4636项,2014年:64项、758项、1319项,2015年:298项、1375项、2383项。可见,虽然企业申请的发明专利呈逐年增加的态势,但从总体来看,企业申请的专利多集中于外观设计,发明专利只占到专利总数的1.1%、2.9%、7.3%,专利质量还没有体现出核心技术竞争力。从专利的应用看,大多数专利为企业自产自用,除了家纺行业会发生外观设计的画稿交易,其他行业基本不存在专利买卖。由此可见,生产的专利具备的商业价值并不高。此外,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忽视了成果的积累。通州对于科研的投入力度逐年增长,但是最终产生的用于实际应用的、可操作性强、保持市场领先的产品却不多。许多企业重视已经获得了成功的项目和技术,积极引进和投入,但却忽视企业自身的技术开发积累。企业只重视研发结果,不关心过程管理,这意味着企业在追求研制成果这一目标上,而忽略了创新更高的层次--技术积累这一本质。
  (二)技术投入资金结构仍不尽合理,不利于新技术的产生。企业投入多集中于技改投入。2013-2015年,全区分别完成工业技改投资144.99、216.29和271.66亿元,占当年工业投资比重分别为51.7%、69.5%、80.2%。三年累计完成工业技改投资632.93亿元,年均增长36.9%。而企业普遍存在原始创新能力不强,其中一个原因在于基础研究投入不足。我国的情况是按照2015年中央预算中的科学技术支出是2500亿元左右,其中用于基础研究的大概在480亿元左右,比例占18.5%。从研发投入看,通州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5%,而昆山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9%,与昆山等苏南发达县区相比较,创新能力还不够强。
  (三)对创新人才吸附力明显较弱,人才引培机制有待健全。近年来,通州加强了吸引高端人才的措施,实施“510英才计划”,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23个,其中千人计划、长江学者4名,为企业的持续创新提供了人才保障。但与苏南地区相比,仍有差距。苏州常熟科创园拥有常熟市及市级以上领军型人才或团队128个,其中列入国家“千人计划”7人,江苏省“双创人才”及博士集聚计划35人,苏州市“姑苏人才”计划28人,已成为常熟地区领军型人才和留学归国创业人才最为集中的创业园区。两者相比,通州对人才的吸附力明显较弱,原因有:先天资源环境的差异、通过孵化企业集聚人才方面做的相对薄弱、没有很好地对接本地产业特色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培育人才。除此以外,也有体制机制创新不够,创业创新环境亟待优化等方面的问题。
  (四)产业发展整体处于中低端,不利于企业持续创新能力的培育。通州的产业大多仍处于产业链低端、技术层次和附加值不高,相应的技术和人才的积累也相对薄弱,导致持续创新能力不足。如通州船舶重工企业,还停留在传统加工制造阶段,进行最初级的组装加工,获取的是利益链条上最微薄的一环,核心技术的缺乏使产业处于低端,导致应对市场风险能力严重不足。又如家纺行业,家纺行业产业链虽然实现了由加工制造的中间环节向上下游的延伸,但产业链延伸仍有较大空间,特别是研发设计能力,与国内外知名企业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在品牌创建方面,截止2015年,川姜镇所属企业创建省级名牌16个,市级名牌21个,全国驰名商标5个,省级著名商标10个,南通知名商标12个,国家免检产品4个,仍有提升空间;贴牌生产现象较为普遍,如贴罗莱、恒源祥、水星、梦洁等品牌;下游的销售服务业明显落后于国际品牌企业,本地品牌海外销售情况也不尽理想,2016年1-6月,金太阳、宝缦、蓝丝羽海外销售额分别为117.5万美元、447.1万美元、597.3万美元,分别占其销售总额的11%、6%、42%。
  三、通州提升企业持续创新能力的路径分析
  创新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对于持续创新理论的内涵,国内外很多学者进行了研究。比较一致的意见认为,具备持续创新能力必须符合积累性、变革性、主动性这三个特征。我们试图从这三个特征分析入手,提出通州提升企业持续创新能力的基本路径。
  (一)增强创新的主动性:企业要主动作为,充分发挥市场主体、创新主体的作用
  第一,企业要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制定创新发展战略。企业在制定创新发展战略过程中,首先要推进观念创新,企业观念创新实质上是指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企业家是企业创新活动的主导者和组织者。通州企业家具备创新致远的精神,家纺产业的兴起和发展就是最好例证。其次,企业要高起点确立自己企业的战略目标,在对企业内、外部资源和环境条件分析和预测的基础上,制定长远性的发展目标和整体性的发展思路。加强对国内国际市场的研究开发,找准重点目标市场,有计划、有组织、有战略、有前瞻性地做好市场开拓工作,并通过有效的措施付诸实施,从而保证企业的生产和发展。最后,进一步深化企业内部改革,改善企业内部管理。充分吸收国际企业的先进经验,建立起激励约束有力、反映灵活快捷、运营协调有序的经营管理体制和机制,使企业具备持续发展动力。
  第二,企业要以持续创新能力为着力点,努力实现技术突破和品牌创新。企业的竞争力体现在其产品在市场上的占有情况,而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最根本是由技术水平决定的。如苏州绿的谐波传动科技有限公司为突破发展瓶颈,组建研发团队,投入了大量研发经费,立足创新实现技术、产品、服务等全方位突破。由于国外技术封锁不能进行传统的模仿,必须另辟蹊径突破现有思路,在原理、技术上全面创新。为了全面提升公司和员工的创新能力,公司采取新的合作模式,加强产学研合作,委托定制开发;公司采用技术晨会模式,以问题导向,开展头脑风暴;实行员工导师制,由老员工带新员工技术传授;重视员工培训,提倡学历教学。2008年公司成功研发出样品,2012年开始销售,目前公司产品业已替代占领国内市场的日本某公司,客户有新松、奇瑞、比亚迪、格力等。公司产品与行业领先产品相比,价格只有1/3,竞争优势明显。通州的企业要突破技术瓶颈,实现持续的技术创新,必须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不断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创造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并使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家纺产业要实施品牌创新战略,树立品牌创新理念,建立品牌创新机制,形成一批像金太阳、蓝丝羽等在国内、国外都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
  第三,企业要增强创新敏感度,主动把握“互联网+”带来的发展机遇。要顺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创新电子商务的新模式。通州家纺业是较快适应市场变化的代表行业,2015年5月家纺城投资200万元在电商园内实施改造,自2015年8月电商园投入使用以来,已有50多家电商成功入驻,利用“互联网+”营造了创新创业新局面。对于企业,应认识到不管商业模式如何创新,营销渠道如何变革,都要紧紧围绕打造企业核心资源的最终目标。在“互联网+”的潮流中,企业首先要“回头看”,回顾发展历程,发掘自身“拳头”优势,比如技术、品牌、规模、管理等等。其次要“创新想”,运用创新思维,“头脑风暴”式地思考是否可以运用互联网平台将自身的产品、技术、研发、生产控制等优势,以降低成本、提升效率为目的实现嫁接。最后要“落地干”,基于企业的核心优势的不同,不同企业嫁接“互联网”的形式也不尽相同,通过“头脑风暴”,企业寻找到适合自身的“互联网+”的模式。
  (二)注重发展的积累性:发挥产业积累对企业持续创新的辐射带动作用
  技术和人才的积累是持续创新所必须具备的要素,产业的积累是创新的重要基础。转型提升传统特色产业,迈向中高端、推进产业融合是撬动企业持续创新的有力杠杆。产品由结构单一向多元化发展,生产技术由低端走向高端,产业链从中低端迈向高端,这都是产业积累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必将对企业的持续创新带来正向激励;同时,企业主动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创新性地改变传统生产销售模式,也会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
  第一,加强企业技术和人才的积累。技术积累理论表明,技术的发展是连续性的,技术创新的发展进程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足够积累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技术突破。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通州区很少有高新技术企业能够好过10年的,原因正是这些企业缺少持续的竞争力。而持续竞争力主要是表现在对技术的积累上,而不是创新本身。因此,通州区的企业要在认识上强化对技术积累的重视,不仅要重视研发结果,也要关心过程管理,不仅要追求研制成果这一目标,更要重视技术创新的发展过程。在人才积累上,一是要根据市场竞争中产品、技术发展的趋势,准确预测出企业目前和将来所需要的人才类型、数量和领域,以便为企业的持续创新做好人才准备;二是要拓展人才培养途径。实践证明,政府推动、企业主体,校企合作是加速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最佳途径。企业应与职业院校合作,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基础上,与职业院校协商调整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与合作院校共同制定培训方案。同时,企业也要加强内部培训,根据企业发展中长期计划,细分企业项目的各个环节和领域,相应地培养发展所需人才,使引进的技术人员更好地为企业持续创新服务。三是要建立高技能人才评价与就业上岗和使用待遇衔接机制。企业要按照劳动市场价位和劳动绩效,确定高技能人才的薪酬标准,推动企业建立培训、考核、使用相结合并与待遇相联系的激励机制。打破员工的身份界限,对有突出成绩和重大贡献的高技能人才,给与重奖,成绩特别显著者还可根据其能力在培训的基础上委以技术、生产乃至经营管理领导岗位的重任。
  第二,促进传统产业特色化、高端化发展。传统产业特色化、高端化发展过程中,有利于激发原有的生产要素创新,这也是刺激企业持续创新的过程。一是以现代科技改造升级高端纺织、现代建筑、船舶海工及配套装备三大支柱产业,实现技术由低端不成熟迈向高端。二是要以现有的传统优势产业为基础,细分产业目录,瞄准其产业链的高端领域和关键环节,选择出具有持续与独特竞争优势的产业和产品加以做大做强,实现产品结构由单一向多元化发展。三是进一步探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的产业高端化发展机制,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完善制造业产业链,引导企业向研发、设计、品牌、供应链管理等环节发展,实现从制造环节向服务环节延伸,加工制造向投资、品牌和生产性服务升级,提升技术水平,创新商业模式,发展新的业态。如家纺产业,随者互联网经济的发展,许多企业及个人看到了电子商务的商机自发转型做电商。
  第三,深入推进产业融合。产业融合的本质是在信息技术作用下,以价值模块为基础而出现的信息业与传统产业在技术、业务和组织上的融合,是企业重构竞争力的过程,也是提升企业持续创新能力的内生动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是企业降本增效、提高竞争力的重要要手段和途径。一是构建推进“两化”融合的新机制。要充分发挥“两化”融合的“加速器”“助推器”“倍增器”的转换、改造和提升作用,加快信息化成果共享,支持信息技术企业与优势骨干企业合作,加快装备制造等行业的信息化改造,促进工业产品研发设计、流程控制、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环节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管理现代化。在产业价值链条上,包括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零售在内的六块非制造业处于整个产业利润高端,生产制造则处于产业链的最低端。这六大块能创造的价值应该是90%,制造创造的价值应该是10%。通过“两化”融合,要从“微笑曲线”谷底向两头攀升,全力推动“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劳力经济”向“智力经济”、“通州制造”向“通州智造”转型,努力实现产业结构由“二三一”向“三二一”转型。二是鼓励信息技术服务商业模式创新。加大信息化对服务业支持力度,以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为基础,支持企业信息化外包服务、开展物联网运营服务,为企业远程服务、位置服务等新型业务提供技术支撑。三是以重点龙头企业为主体,集聚要素、集中力量,运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信息技术进行改造,创建国家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基地,推动全区产业优化升级和高端化发展,催生一批新兴产业。
  (三)突出发展的变革性:破解体制机制瓶颈,完善持续创新所需的人才、资金、平台等服务政策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科技大会上提出,“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要协同发挥作用,两个轮子一起转。”通州要围绕建立创新转型示范区的目标,制定和落实有利于企业持续创新的体制机制。
  第一,建立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机制。探索产学研合作、科技企业孵化、新兴产业培育等新模式,实现创新链、资金链、产业链的有机衔接。开展科技研发资金管理机制改革,建立无偿与有偿并行、事前与事后相结合的财政、科技多元化投入机制。通州可以借鉴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的经验,着眼从“科学”到“技术”的薄弱环节,创建了“一所两制、项目经理、合同科研、股权激励”的新模式。通过建立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机制,破解企业不会做、高校院所不愿做、政府不能做的制度瓶颈以及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制约,推动重大基础研究成果快速实现产业化。
  第二,健全科技成果转化的平台体系和服务体系。科技成果只有转化成生产领域的技术,才能落到实处。要构建公开、公平、高效的科技成果交易平台和多层次的创业融资平台、产权交易平台,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的信息服务、管理服务、信用服务,全面优化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环境。如苏南通过大力发展中介机构,创建让科技创新项目顺利获得市场“赢利支撑”的模式,使更多的科技成果转化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产业。依托各类大学创业园、院士工作站等平台和载体,建设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示范园地,带动科研人员和创业人员共同参与科技创新成果转化。
  第三,完善企业持续创新的金融支持体系。在金融政策方面通州政府已经开始探索这一思路,就是设立的国有公司,成立产业基金,如金玖惠通基金,由专业团队运作,遇到好的项目就通过市场化的运作规则,改变之前由无偿补贴的产业政策的局限,改为有偿。这会带来几个方面好处。一是可以用政府较少的政府资金,去撬动整个社会的大资金,提高社会化、市场化水平,共同形成强大的资金支撑。二是直接破解长期以来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会带来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三是可以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健康环境。四是大大缓解政府的资金压力,提高政府债务化解的能力水平。通州区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持体系,构建覆盖创新链全过程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拓展好政府引导基金、天使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资本市场融资、股权众筹融资等多样化的科技企业融资渠道、融资方式,实现科技与金融两大要素的良性互动,健全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融资体系。
  第四,加强促进企业持续创新的人才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提出,要弘扬创新精神,培育符合创新发展要求的人才队伍。要培养一批善于凝聚力量、统筹协调的科技领军人才,要让科技专家有职有权,有更大的技术路线决策权、更大的经费支配权、更大的资源调动权。通州要从谋划“十三五”良好开局、建设“强富美高”新通州的战略高度,以企业实际发展需要为着力点,扎实推进人才优先发展,进一步健全延揽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的制度体系,积极营造人才竞相涌现、全面发展的制度环境。一是要以项目引才,充分发挥重大产业项目对人才的吸纳,引进和聚集作用,把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结合起来,推动项目和人才齐头并进。坚持以产业集聚人才,以人才引领产业,紧紧围绕通州区三大特色主导产业和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大力引进产业紧缺人才,助推产业转型升级。二是要以平台聚才,充分发挥东大科技园、江海圆梦谷、中国创纺e站等一批创新载体、政策、资源等优势,加快建设一批国际科技合作平台、创新平台和综合性创业服务平台,为人才发展提供更广阔的舞台。三是要以环境留才,充分发挥“县+区”叠加优势,进一步加大人才工作的投入和保障力度,把每年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按照专业特长分配到不同的岗位,做到人尽其才,并且为广大人才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环境。

版权所有:南通市通州区社科联苏ICP备19043821号